1917 〜

1917 〜

致力于光

日本光学仪器的国产化和光学玻璃的自制

西化浪潮席卷了整个日本,为赶超欧美各领域开始了不断挑战,产业的国产化是当务之急。这促进了尼康的诞生。

1917

1917

尼康的原点“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诞生了。

1917年7月25日,在当时的东京市小石川区原町120番地(现在的文京区白山四丁目),以实现测距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国产化为目标的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诞生了。这是尼康跨越一个世纪足迹的第一步。

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日本而言,当务之急是实现更为先进的光学设备的国产化。挑起这副重担的是三菱创始人岩崎弥太郎的侄子——当时身为三菱合资会社社长的岩崎小弥太。

而后,经过策划,决定将东京计器制作所的光学仪器部门、岩城硝子制造所的反射镜部门和藤井镜片制造所合并在一起设立新的光学公司。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即现今的尼康就这样诞生了。

成立当时的总部 成立当时的总部

位于东京市小石川区原町120番地(现在的文京区白山四丁目)的东京计器制作所内成立当时的总部。

[movie]观看视频“尼康诞生”

1918

1918

大井第一工厂(现在的大井制作所)竣工,着手光学玻璃的生产研究。

1918年开始了光学玻璃的研究,但因为无法克服技术难题而暂时中止。

然而,由于光学镜片的自给自足是光学仪器国产化的必要条件,于1922年又重新开始研究。为了同时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1923年3月在大井第二工厂内,建设了由1栋熔化场楼和其它3栋楼构成的玻璃研究工厂,并设置了1座500kg级的熔化炉、4座冷却窑、2座试验熔化炉(20kg和7kg)以及其他各种设备。

从5月份左右开始了光学玻璃的熔化试验,6月份从350kg的坩埚实施了第一次出窑。

大井第一工厂 大井第一工厂

1921年左右的大井第一工厂。中央偏右的后方可以看到的建筑是五层楼高的望远控制室。

熔化炉

500kg熔化炉。

1921

1921

销售小型棱镜双筒望远镜“MIKRON 4倍、6倍”

1921年销售的小型棱镜双筒望远镜“MIKRON”是首次完全由尼康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双筒望远镜之一。作为小型高性能的双筒望远镜获得好评。1948年和1997年发售了复刻版,是如今仍然有售的热门机型。

MIKRON MIKRON

首次完全由尼康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双筒望远镜之一。1948年和1997年进行了复刻再版制造

1921

聘请德国工程师。

1921年,从光学技术发达的德国聘请了8名工程师。以镜头设计的世界权威Lange博士为首,具有丰富的显微镜设计经验的Acht,擅长精密机械技术的Bernick,专门从事镜头设计和计算的Dillmann等,在他们的指导下技术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尼康的摄影镜头的开发也是由这些技术人员正式开始设计。为了赶上发达国家的光学技术水平,首先从仿制开始,以当时的主要镜头类型Tessar镜头为范本设计的一系列镜头种类被命名为“Anytar”。负责Anytar设计的是设计部数学科主任德国工程师HeinrichAcht。据说Acht参与了Anytar大多数镜头的设计。

Acht回国后,日本设计师们对镜头加以改进。1929年底完成了“Anytar 12cm F4.5”样品的制作后,进一步加以改进,1931年该镜头在当时被评价为达到了与正宗的Tessar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水平。现在可以确认到的作为Anytar设计的镜头有焦距7.5cm、10.5cm、10.7cm、12cm、15cm、18cm、36cm的7种。

Anytar 12cm F4.5 Anytar 12cm F4.5

“Anytar 12cm F4.5”的正面。

“Anytar 12cm F4.5”的侧面

“Anytar 12cm F4.5”的侧面,刻有Nippon Kogaku Tokyo的印记。

“Anytar 12cm F4.5”的侧面

“Anytar 12cm F4.5”的侧面,刻有Anytar 1:4.5 f=12cm的印记。

1925

1925

销售JOICO显微镜

尼康从创业时起就从事显微镜的开发,当时还被列为公司章程中的生产项目。全心全意致力于显微镜发展的是从德国聘请来的工程师之一,具有丰富的显微镜设计经验的海因里希(Heinrich Acht)。他从显微镜用的物镜设计着手,采用德国风格的方法并加以改进,使镜头的精度得以提高。其努力取得了成效,1925年销售了“JOICO显微镜”。最大可以放大765倍,是当时划时代的显微镜。

JOICO显微镜 JOICO显微镜

由尼康设计的第一台显微镜。“JOICO”是取自当时公司名——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的直译“Japan Optical Industry Co.”的第一个字母而制作的商标。

1927

1927

实现光学玻璃的批量生产

在1923年9月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中,玻璃研究工厂的设备受到损坏,研究暂时中止。1924年2月完成修复工作,玻璃研究所重新开始进行研究。到1927年3月为止,进行了大约70次的大规模熔化,超过220次的试验熔化。其目的主要在于改进玻璃质量和确立批量生产技术。

另一方面,为了进行基础研究,在第二工厂设置了分析室,开始制定玻璃原料的标准,以及调查分析坩埚的粘土和玻璃。此外,还开始了玻璃精密退火的研究,在走廊的角落里设置炉子,观测试验玻璃的扭曲变化。最开始进行的是大型双筒望远镜的直径20cm物镜的退火,1927年成功进行了测距仪的五棱镜用玻璃的退火。

如此这般,实现了当时与外国制光学玻璃相比质量也毫不逊色的产品制造。

1931

1931

东京科学博物馆(现在的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设置“8英寸天文望远镜”

1931年,东京科学博物馆的上野新馆竣工之际,在屋顶的天文圆顶设置了“8英寸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也被称为“20cm折射赤道仪”。1954年进行了大幅度改造,到2005年为止持续使用了70多年,作为日本寿命最长的望远镜,向来访者传达了天体的魅力。完成使命后,自2014年4月起,设置在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的地球馆地下3楼“探索宇宙”区域进行常设展览。

8英寸天文望远镜

尼康首款真正意义的赤道仪,为当时日本国产中最大口径。该赤道仪一直使用到2005年。
协助拍摄: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

[movie]观看视频“星空与尼康”

1932

1932

照相机镜头被命名为NIKKOR

NIKKOR镜头是基于日本设计师的“想要日本国产化曾依赖于国外的摄影镜头”这个坚定的信念而诞生的。前往欧洲视察光学行业的设计师在柏林挨家挨户访问相机店,从早到晚忙于收集有关摄影镜头的信息。终于找到可以作为范本的镜头后回到日本,但真正的艰辛才刚刚从此开始。

虽然现在可以依靠电脑,但当时进行镜头设计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即使费尽心血做出了原型,拍摄时却发现无法获得想要的画质。而且,可以用作镜头材料的玻璃种类也较少,与现在无法比较。在进行了精密的像差测量试验后,还通过分解、测量和组装试验等进行研究。

这样反复进行尝试后,于1929年制成了第一个镜头“Anytar 12cm F4.5”。在此之后,成功开发了多种镜头,因为看到了制造摄影镜头的曙光,便开始对产品的品牌名称进行了探讨。于是,决定在公司名称(当时:日本光学工业)的简称“日光(NIKKO)”加上当时摄影镜头名称末尾常用的字母“R”,将其命名为“NIKKOR”。该名称于1932年进行了商标注册。

日本国内NIKKOR的商标申请公告 日本国内NIKKOR的商标申请公告

日本国内NIKKOR的商标申请公告。1931年7月提出申请,第二年的1932年4月公告,12月注册。

[movie]观看视频“尼克尔(NIKKOR)的诞生”

1933

1933

航拍照相机用NIKKOR镜头“Aero-NIKKOR”交付使用

1933年,以地图制作为目的的航拍照相机用镜头交付使用,NIKKOR镜头的历史从此开始。把具有“天空”含义的“Aero”作为前缀,该镜头被命名为“Aero-NIKKOR”。最开始除了70cm F5外,还交付了小型航拍照相机用18cm F4.5的NIKKOR镜头。

从这一历史性起点开始“NIKKOR”持续发展。

Aero-NIKKOR Aero-NIKKOR

现存的“Aero-NIKKOR 50cm F4.8”。